從開台看京劇戲神唐明皇與相關傳統

年初看京劇「開台」,京劇圈奉祀唐明皇為祖師爺,是戲神。這與當老師的我崇敬至聖先師孔子,先生是軍警人員則喜安奉武聖關公,有異曲同工處。幾乎每個行業都有其「守護神」,在他們為著生活打拼的時候,提供徒眾心靈上的安定作用;這祖師爺、行業守護神與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佛教、道教等等,許多宗教信仰的功能是相同的。

京劇的戲神唐明皇李隆基,小名李三郎,因其酷愛曲法,又知音律,一手創設梨園,在宮中設教坊培養戲曲表演藝人與樂師,因此後代戲曲從業人員自稱是「梨園子弟」,奉唐明皇李隆基為戲神、祖師爺。從過去到現在,戲班供奉著祖師爺,虔誠敬謹如同祭祀神明、祖先一般,每年在過年封箱、年初箱的祭祖大典和三月十八日玄宗誕辰紀念日時,就成為梨園戲班最重要的日子。

不過這項重要的梨園信仰習俗在中國大陸,已不復見。因為1966年文化大革命浪潮席捲中國,當年破除舊迷信、舊文化、舊思想、舊傳統的「破四舊」運動,使許多現存的京劇戲班或梨園弟子,多已成為無神論者,自然也就不會舉行封箱祭祖儀式。文化大革命不僅把京劇祖師爺給「革」掉了,同樣的許多傳統也都消失了,像是大陸上京劇旦角兒不踩蹺,「蹺功」只有在台灣京劇圈才見得到。這讓我們更珍惜這些代代相傳的習俗、信仰與文化藝術,我們以能夠承襲傳統為榮耀。

那天京劇團祭拜祖師爺,十分隆重,儀式進行前先為祖師爺更衣淨身。團長為祖師爺換上可禦寒的「龍蟒袍」,極為莊嚴喜氣;而三月十八日誕辰祭祀大典時,則會換上披衣。祖師爺一年就是這麼兩套衣服,一套冬裝、一套夏裝,這些祭祀典儀,也是戲班老傳統。

祖師爺淨身前,團員須先上香祭拜,淨身更衣後,將神尊請出戲臺旁的神桌,移往舞台中的神龕桌上供奉。祭祀舞台上前側兩旁,分別陣列著「青龍」、「白虎」以去煞氣,神案桌兩旁則羅列數座鑾駕袪邪。除了祖師爺唐明皇,部分戲班也同時會供奉齊天大聖、南海大士、武聖關公、財神爺、五大仙師、濟公活佛、天兵元帥等等,與戲曲相關的神祇,一併祭祀。

至於祭祀桌上必備的貢品,則包括分別代表「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」五種京劇角色行當的「花生」、「雞蛋」、「蠶豆」、「鹽」、「豆腐」。至於牲禮部分,今日多已改以罐頭、餅乾等食品替代。另外,像年糕、甘蔗、鳳梨,諸如此類象徵節節高升的東西,也是上乘的祭品。

祭拜祖師爺,是重要典禮,凡是梨園科班出身的團員,都需一個個在祖師爺面前行三叩首的跪拜大禮。由於祖師爺唐玄宗當年喜好飾演丑角,因此丑行是京劇中的大行,封箱開台祭祖大典的祭司,均須由劇團裡的資深丑行擔任。以往傳統習俗裡,女性是不能參加戲班演出的,甚至不可以擔任宗教祭典要職,因此封箱開台祭祖的執事,都必須由劇團裡的男性擔任。但是,現在京劇團裡早就有女生了,所以祭祀祖師爺的隊伍裡,也有女性身影了,只是典禮祭司仍是男性丑行,傳統不可輕易變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小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