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家心情:牽手放手父母心
上圖是有回從金門飛回台北時,從機艙看到台灣海峽上空的雲朵,似思鄉的心念絲絲片片,綿綿不絕;下圖為老家水缸裡的水芙蓉,燦爛盛開,美麗可人.
牽手放手父母心
孩子小的時候,需要褓抱提攜,爸媽或抱或牽或背著孩子很自然,也習以為常,親子間親暱之情滿溢,讓人感覺十分溫馨。但孩子漸長之後,想要自由奔跑飛翔,就會掙脫父母的掌控,不願繼續被牽著走了。18歲算是個分水嶺,從此想獨立自主、脫離爸媽羽翼、展翅高飛闖天下去了。每當我稍稍嘮叨,提醒叮嚀該做什麼、該準備什麼時,小多就常對我說:「我18歲了,不是8歲,我會自己做,你們不要操心啦。」孩子很難明白,父母親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,父母總是操心,無論牽手放手,都是滿心掛記啊。
年輕的孩子總急於掙脫束縛,覺得爸媽觀念落伍、操心太多。君不見,街上許多父母接送國高中的孩子上下學,或往來補習班,父母騎機車、孩子坐後座,那孩子泰半是手握機車後的鐵桿,會抱著前座爸媽的腰、或搭爸媽肩膀的絕無僅有!十來歲的孩子最彆扭了,誰願意跟父母摟摟抱抱親密肢體接觸啊?即使是父母開車帶孩子出門,那年輕人也約莫都戴上耳機,沈浸在iPod的音樂中,耳朵早就塞滿音樂,哪個還一路跟爸媽談心交流啊?
學會放手,是父母必修的功課,牽著孩子的手千叮嚀、萬交代,叨叨絮絮很不放心的才鬆手。我記得民國56年小學畢業、剛考上初中時,頭一次,媽媽帶從沒離開三重的我搭公車去參觀學校,先搭24路公車從三重德林寺到台北橋頭延平北路,再轉13路才能到古亭女中。我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,走過牯嶺街舊書肆、穿過泉州街日式老宅、問清楚公車購票剪票事宜,樣樣新鮮。最後老媽一再交代別搭錯車、下錯站,甚至還牽著我的手走到延平北路轉角涼州街上,找了一家玻璃鏡子店鋪,告訴老闆:「我女兒要上初中了,以後在這兒等公車,萬一尿急了,拜託老闆幫忙讓她進去上廁所啦!」當時我自以為聰明,覺得老媽真令人尷尬,還半路預約廁所哩;現在想想老媽其實滿天才的,心思縝密。
這回我當書僮,送小多到美國來上語文課程,也是陪著小多到學校辦理註冊、購買教科書、找教室、逛校園、熟悉環境,初來乍到,有家人陪著,總是心底踏實多了;而且幸運的是,小多還有大寶姊當靠山,後盾堅強呢。從幼稚園、小學、到國中、高中,小多上學報到,老媽我都「隨侍在側」、不曾缺席過,我覺得能夠參與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時刻,陪伴他經歷成長,這是無可替換的、天大的幸福。所以,小皮女兒上大學,我們全家陪著去校園巡禮,看她的系館,還上過廁所「到此一遊」。去年小皮轉換工作,要到桃園藥廠上班,我還帶著她先開車台北內湖桃園中壢來回走一趟,熟悉路線,勘查環境。作爸媽的這份關愛,似乎不曾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消失。
我想只要做得到,父母大約都願意一直在孩子身邊圍繞,當然,成了「直昇機父母」,關心過度、盤旋不去、礙手礙腳、令人嫌棄,就另當別論。三個孩子中,我最惦記的其實是大寶,她飄洋過海,隻身來美闖天下,健康、學業、食衣住行、生活起居樣樣自己來,父母親鞭長莫及都幫不上忙。2002年大寶初初來美,記得她說過:有個大陸同學也是第一次負笈他鄉,單槍匹馬從北京扛著兩口大皮箱,一路輾轉飛到亞美利加,轉美國國內線班機時,行李檢查,繃的一聲,一床紅花花的大棉被再也塞不進、捆不緊,那孩子父親早逝、只有個老媽和妹妹在北京,亂哄哄的機場裡,讓他急得滿頭大汗、手忙腳亂。想像那情景、那畫面,為人母親的我,心揪得緊,媽媽呢?媽媽能幫你一下嗎?正因為如此,許多年來,每次送大寶回美國,我總是高速公路一路哭回家,想到飛機上的孩子孤伶伶一人,人海蒼茫,寂寞、奮鬥、挫敗、沮喪,誰可以撫慰、擁抱、拍拍她肩膀?
媽媽的心是豆腐做的,永遠柔嫩滑順,剖開來看,都是孩子的身影。父母心心念念的,就是孩子;牽起孩子的手,捨不得放開;即使鬆了手,也還餘溫猶存,滿是掛念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