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退休點滴:<海角七號>包容多元的笑與淚

九月的臺灣從卡玫基、辛樂克、哈格比到薔密,每週一颱,吹得風強雨驟、災情不小,大家心情也跟著風災起伏,焦躁不已,但國片<海角七號>卻在這期間,勢如破竹、迭創佳績,前兩天票房已累積達新台幣二億元了!<海角七號>究竟有何神奇之處?周遭的人幾乎都去看了,還熱烈討論喧騰多日,小皮女兒也早就替我們買了套票與電影音樂CD ,我終於利用颱風過後的午後,親自去戲院見證一番。 

 

<海角七號>的劇情從叛逆樂手阿嘉從台北受挫返鄉開始,兩條主線時空交錯、今昔交疊:主線之一是恆春小鎮要組樂團為演唱會暖場,阿嘉與鄉民「俗又有力」「矛盾又爆笑」卻要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;另一方面日本來的公關小姐友子,為達成演唱會任務,認真督導鎮民樂團進度,在焦慮中逐步融入小鎮村民生活,竟然愛上了阿嘉;主線之二是阿嘉在代替茂伯送信時,無意間發現一件無法投遞的郵包,掀開一段 60年前師生戀的故事,那是戰敗離台的日本教師乘船離去,在海上七日所寫的情書,要給「恆春郡海角七號」的小島友子,阿嘉被這一段淒美的愛情感動了,幾番周折後,友子得知信件主人是明珠的阿嬤,阿嘉終將包裹送到白髮皤皤的主人翁手上。戲就在情書送達,演唱會圓滿演出中落幕。

   一齣戲兩個小時,戲院裡觀眾遍及老中青三代,我鄰座是個不良於行的白髮老婆婆,還有她女兒帶著小學生孫兒,大家不時發出笑聲,因為劇中人的魯莽、憨厚、可愛、執著、善良、幽默、妥協、小奸小惡、無傷大雅的小違規與小小的悲憤無奈……,他們就是真實的你和我,小鎮上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,充滿了生命力的樣貌,正是臺灣社會的縮影啊!大家心有戚戚焉,<海角七號>的故事就是普羅小民的寫照,「人生海海」啦!「歡喜就好」。

我以為這齣戲的成功,不僅是「平凡、真實」反映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,更要緊的是,戲裡展現了臺灣「多元、包容」的特色。劇中閩南人、客家人、外省人、原住民,可以抱著扭打,也能夠和睦共處、互助合作;臺灣人、日本人,可以衝突對立,也能夠在「野玫瑰」的和諧歌聲裡彼此擁抱相愛;自恃為國寶的老人、叛逆的青年、教堂唱阿門的教徒、廟埕拜神佛的徒眾,各有堅持又交流無礙。台灣不同的種族、宗教、次級文化、世代隔膜,「多元」的差異與距離,在「包容」之下全都「渾然一體」了。正如演唱會裡,月琴也可以和搖滾吉他一起演奏;阿嘉偷懶沒送出的整箱信件,大家夥兒一起幫著分送,閉隻眼違規也就算了;原本關係緊張的阿嘉與繼父(鎮民代表會主席),幾番折衝磨合,最終還是發現「包容與愛」融化了「冷漠、疏離與對立」

還有,我發覺劇中人物的家庭與婚姻關係,沒有一個是世俗所謂的「正常」狀態,但大家都努力的活出自己!在戲裡,大家相安無事,沒人鄙夷他人,也沒人抱怨或憎恨,這一份對生命、愛情與婚姻的態度,或有幾許無奈與辛酸,大家卻都能寬容以對,將缺憾還諸天地,我是深受感動的!阿嘉與友子由衝突到理解相愛乃至發生「一夜情」,媽媽在第二天清早遇上友子躡腳出門時,給予寬容的微笑;阿嘉母親與鎮民代表會主席兩人都是「再婚」的重組家庭,愛耍老粗的繼父卻能既寬容又細膩不著痕跡的拉回叛逆小子的心;機車行的員工鼓手水蛙,暗戀著老闆娘,他執迷不悟,旁人也寬容以待;飯店員工明珠情感曾受傷害,獨力扶養女兒,又和祖母不相往來,但她們母女活得堅強又有韌性;原住民警察原是闢靂小組幹員,因傷請調返鄉服務,老婆卻跑了,他只能在酒後掏出皮夾,四處向人介紹並找尋照片中他的魯凱公主,相對於執勤時的莽撞,大家於此也寬容看待了。

<海角七號>整齣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每當阿嘉心情煩悶、鬱結、有困惑、壓力時,就跑到海濱,藉海水的浮力把人漂浮在大海上,讓海水沉澱思緒、洗去煩憂、紓解壓力,還給自己一個潔淨、無染、全新的開始。夜涼如水,無垠的海面,一望無際,投入海洋就像回到自己舒適的大床上,也像回到慈母的懷抱一樣溫暖又安全。<海角七號>在笑聲與淚水中替許多人宣洩了無奈,也傳達了此時此地許多台灣人的心聲,我們只要單純的、自在的活下去!我們要和諧共存。我們要愛與希望。讓我們向年輕的魏德聖導演與演職員們致敬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小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