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院裡見真情
這三兩個月,從榮總到三總,從台北到南洋,我進出醫院探病奔波,可真是頻繁,也在醫院裡見到感人的真情,同時體會到健康實在是無價之寶。
老伴老伴老來伴,牽手情深老病相依,醫院裡見到三嬸的堅毅真情。
先生在金門的三叔重病04年底以直昇機後送台北榮總,經緊急手術搶救後返金修養,其間也曾幾度中風、傷風感染,但大致尚稱平穩,今年4月這回再度嚴重感染,在金住院兩週後轉送台北,經一個月治療無效,不幸於5月底過世。我看到三叔一生病倒下,他的幾個孩子都圍了過來,三叔臥病前後4 年半,孩子們一直都盡心盡力的出錢出力照護陪伴,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,三嬸的勇敢堅強與伉儷情深:76歲的三嬸一輩子在金門居家務農,不識字,但幾次為了照顧到台北就醫的三叔,隻身勇闖台北城,搭機、搭捷運,還會辨識捷運顏色轉車,從暫住的中和到石牌榮總,令人打從心底佩服。至今,我腦海裡仍常縈繞著三叔與三嬸的影像,三叔因病話說不清楚,但臉色紅潤意識清楚,見了我們會高興的握手寒暄,三嬸一邊餵他吃著肉粥,一邊逗他開心,他們之間沒有甜言蜜語,只有一輩子默默的陪伴與守護,沒有激情與淚水,只有生死不渝的恆久堅持。我很難想像三嬸一個人在陌生又擁擠的台北,身旁人聲雜遝紛紜,捷運廣播一站一站急促過去,她內心的紛擾不安是如何鎮定下來的?是什麼信念讓她如此勇敢?相對於三嬸在捷運路上盡現無遺的堅毅無畏,我定期到醫院的探問與關心,就顯得微不足道了。
伉儷情深,同樣也在我公公婆婆就醫的時日,展露無遺。
自從今年年初以來,婆婆一直為足疾所苦,1月底我們到雅加達過年時婆婆兩腳腫脹,看遍了雅加達的大小醫生未有改善,年後2月份就到新加坡看醫生,從內科、骨科、心臟科,到腸胃、肝膽、腎臟、血液,全都查過一回又一回,認真遵從醫囑內服藥、外泡腳,外加飲食控制,但令人心急的是花了3 、4個月始終未能痊癒,5月初我到雅加達探親,請婆婆驗血後再將報告麻煩台北的醫師隔海診斷,建議改變就診策略,於是公公又陪著婆婆每週搭機到三寶瓏看血液免疫科,來來回回舟車勞頓,終於有了起色,最近總算令人放心不少。這半年裡,82高齡的公公陪著73歲的婆婆四處看醫生,以前多半是婆婆照顧公公生活起居與飲食,這回搭飛機到新加坡時,是公公幫忙婆婆推輪椅;就醫暫住旅店時,公公幫忙婆婆切水果洗盤子;當婆婆就醫不順心情不好時,公公還偷偷電話通知我們該如何安慰婆婆鼓勵婆婆;就這樣長時間只顧忙著照顧婆婆,公公自己肩背疼了4個月都無暇就醫,直到6月回金門為三叔送葬,返回雅加達前在台北停留時,才讓媳婦我陪著他去徹底檢查診治。想到高齡的公公一路陪著婆婆看醫生,牽著她、扶著她、低頭安撫著她,心心念念只為婆婆的健康,甚至連自己的不適都置之度外,我忍不住就心疼不已,祈求老天爺庇佑公公婆婆健康平安,福壽康寧。
上了年紀,身體難免出狀況,如同機器老舊就該進廠維修,保健重要啊。
暑假前後,金門家裡的三嬸、四嬸、二嫂、四嫂與堂哥、堂妹等七八人,還有我的老媽和公公,都分別到三總就診,看的是神經內科、骨科、腸胃科、風濕免疫科、心臟內科等等,這些親屬們從40多歲到70、80高齡,有的是多年痼疾沈疴,也有新近不適,進出醫院探望照顧,更能深刻體會健康第一,親情至上。我看到有一人生病全家陪病者,也有病人孤單留院或由外傭看護的,每個病患背後都有一卡車的家庭故事。老人家生病常會趕走年輕人,別耽誤工作;中壯年人生病,則多半逞強單槍匹馬就醫;只有孩子一定有家長陪著看醫生;其實,我總覺得看病就醫時,病患是最脆弱,最需要親情支持關懷的,誰忍心讓至親病患踽踽就診,無人可依靠,無人可聞問,要無助的獨自面對醫療的恐懼?常見到醫院裡相扶持的老夫老妻、或父子檔、母女檔的親子組,親情與真情在醫院裡是最顯而易見的。人生起起落落就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,有開始有結束,很自然的,人年紀大了難免老病,如同機器老舊難免出狀況,就該進廠維修,保持較佳狀態才能繼續運轉,醫院是保養廠,醫生是維修技師,人人都該注意保健,好好維修自己這部機器。
兩年前父親驟逝,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難以走出陰霾,恐懼醫院某些角落,會胡思亂想,裹足不前。直到半年前意外摔倒,發現血壓偏高後,住院檢查治療,有機會認識醫院與醫師,對個人健康管理也有新的體認,能從比較豁達歡喜的角度進出醫院,平時注意保健,生病就要看醫生,想想有醫師朋友提供諮詢協助,又有家人至親的真情相挺,我怎能不愛惜健康、不認真看醫生?醫院是傳播真情與愛的地方,何懼之有?
留言列表